李悝(前455-前395)的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及成语和造句.
李悝(前455-前395)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Lǐ Kuī
发音:
词性:[]
李悝(前455-前395)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曾担任魏国宰相推行变法。
网络解释
李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主张改革和法治,促进国家的强盛。
含义及本意
李悝作为法家代表人物,推行变法图强,旨在增强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法治规范。
出处
《史记·魏世家》和《资治通鉴》
用法
用以指代推行严厉法治和变法的政治家。
李悝(前455-前395)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李悝(前455-前395)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悝】字组词:李悝(前455-前395)
【(】字组词:李宁(1963- )金善宝(1895-1997)暴虎冯河(冯píng)李舜臣(1545-1598)李小龙(1940-1973)丁果仙(1909-1972)江总(519-594)东皋(1639-1695)
【4】字组词:贝利(pelé,1940- )德川家康(1542-1616)阿达(1934-1987)白玉霜(1907-1942)孔子(前551-前479)李攀龙(1514-1570)李悝(前455-前395)孔繁森(1944-1994)
【5】字组词:曹雪芹(1715-1763)丁汝昌(1836-1895)李林甫(?-752)姜夔(约1155-约1221)东方朔(前154-前93)孔融(153-208)李清照(1084-约1155)李悝(前455-前395)
【5】字组词:曹操(155-220)董必武(1886-1975)东方朔(前154-前93)曹雪芹(1715-1763)李时珍(1518-1593)丁汝昌(1836-1895)蓝马(1915-1976)李清照(1084-约1155)
【3】字组词:李时珍(1518-1593)东方朔(前154-前93)曹锟(1862-1938)曹雪芹(1715-1763)古龙(1936-1985)东皋(1639-1695)李悝(前455-前395)李国文(1930- )
【9】字组词:李宁(1963- )江泽民(1926- )李政道(1926- )贝利(pelé,1940- )高欢(496-547)东皋(1639-1695)蓝马(1915-1976)金善宝(1895-1997)
用李悝(前455-前395)造句,李悝(前455-前395)相关的造句
- 1、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改革家,他的变法措施极大推动了魏国的发展。
- 2、李悝主张以法律管理国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法治体系。
- 3、在李悝的推动下,魏国迅速强盛起来,成为战国时期的一大强国。
- 4、李悝的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 5、李悝通过变法图强,使得国家更加稳定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