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的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及成语和造句.
李攀龙(1514-1570)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Lǐ Pān lóng
发音:
词性:[]
李攀龙(1514-1570)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嘉靖进士,字于鳞,号沧溟。江苏兴化人。与王世贞等倡导文风,号称“后七子”之一。
网络解释
李攀龙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他与王世贞、谢榛等人倡导恢复汉魏六朝文学,强调文学的形式美,提倡辞章藻丽,影响了明代文坛。
含义及本意
李攀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强调复古主义。
出处
《明史·列传第八十五》
用法
通常作为文学、历史等领域中人物介绍使用。
李攀龙(1514-1570)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李攀龙(1514-1570)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字组词:鲍照(约414-466)曹禺(1910-1996)阿古柏(1820-1877)白先勇(1937- )曹锟(1862-1938)孔子(前551-前479)高欢(496-547)李舜臣(1545-1598)
【1】字组词:贝利(1940- )姜夔(约1155-约1221)古龙(1936-1985)戴进(1388-1462)李梦阳(1473-1530)丁果仙(1909-1972)金善宝(1895-1997)阿基米德(前287-前212)
【5】字组词:李林甫(?-752)孔子(前551-前479)李时珍(1518-1593)高剑父(1879-1951)白云鹏(1874-1952)江总(519-594)姜夔(约1155-约1221)蓝马(1915-1976)
【1】字组词:孔子(前551-前479)葛饰北斋(1760-1849)阿古柏(1820-1877)戴进(1388-1462)白玉霜(1907-1942)刀美兰(1942- )江总(519-594)李政道(1926- )
【4】字组词:白玉霜(1907-1942)李清照(1084-约1155)德川家康(1542-1616)戴进(1388-1462)孔繁森(1944-1994)菊池宽(1888-1948)李小龙(1940-1973)鲍照(约414-466)
【-】字组词:高剑父(1879-1951)白行简(776-826)阿达(1934-1987)称职(chèn-)李井泉(1909-1989)告朔(gù-)曹雪芹(1715-1763)高欢(496-547)
【1】字组词:雷发达(1619-1693)丁敬(1695-1765)李井泉(1909-1989)孔融(153-208)晁错(前200-前154)金农(1687-1763)孔繁森(1944-1994)姜夔(约1155-约1221)
【5】字组词:曹操(155-220)江总(519-594)李林甫(?-752)董必武(1886-1975)白云鹏(1874-1952)李时珍(1518-1593)古龙(1936-1985)李舜臣(1545-1598)
【7】字组词:李翰祥(1926-1997)金善宝(1895-1997)曹靖华(1897-1987)布袋和尚(?-917)葛饰北斋(1760-1849)孔子(前551-前479)高剑父(1879-1951)李小龙(1940-1973)
用李攀龙(1514-1570)造句,李攀龙(1514-1570)相关的造句
- 1、李攀龙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 2、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李攀龙的作品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 3、李攀龙与王世贞共同倡导恢复古文运动。
- 4、研究李攀龙的文学思想对了解明代文风有重要意义。
- 5、李攀龙的诗歌辞藻华丽,形式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