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夷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bí yí
发音:
词性:[]
鼻夷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1.古代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
2.古代指长期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外族人。
网络解释
指古代华夏民族对周边部落或外族的称呼,多用于表示对他族的排斥。
含义及本意
古代指非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或外族人,通常含有贬义。
出处
《诗经·大雅·江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修德克勤,献之鼻夷。”
用法
名词,多用于古文或文言文中,对少数民族或外族的称呼。
鼻夷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鼻夷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鼻夷造句,鼻夷相关的造句
- 1、在古代,鼻夷一词常被用来指称闯入中原的外族。
- 2、《诗经》中多次提及鼻夷,以描述周边的异族。
- 3、鼻夷之中,也不乏英勇善战之士。
- 4、历史上,许多鼻夷曾与中原王朝发生过战争。
- 5、学者们在研究古籍时,常会遇到鼻夷这个词。
- 6、每当边疆有战事,朝廷便派出大军抗击鼻夷。
- 7、随着时间推移,鼻夷一词逐渐淡出了现代汉语。
- 8、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对鼻夷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 9、古代诗人对鼻夷的态度多半是忧虑和防备。
- 10、史书记载,鼻夷中不乏能工巧匠与商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