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唐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bì táng
发音:
词性:[]
避唐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汉语言文化中“避唐”是一个成语,意指为避祸而远离朝廷。
网络解释
指因某种原因不愿做官,不愿涉入官场或政事,从而远离,只求自保或躲避祸害。
含义及本意
指为了躲避某种祸患或不利因素而远离某处或某一情境,尤其是指远离官场。
出处
《新唐书·隐逸传》:“唐高宗永徽中,有汝南人黄昌明,结庐南阳石洞山,尚隐致丧服,世号‘避唐’。”
用法
常用作动词,指采取行动以逃避某地或情势,特别是政治环境。
避唐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避唐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避唐造句,避唐相关的造句
- 1、他为了避唐,选择了隐居山林。
- 2、官场风波频生,他决定避唐自保。
- 3、古代文人志士常有避唐之举,远离政治纷争。
- 4、避唐是许多贤达之士的明智选择。
- 5、面对复杂的政局,他选择了避唐。
- 6、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避唐成为他的最佳选择。
- 7、其实很多人避唐,并非没有才能,只是厌倦了官场。
- 8、他避唐的多年生活,让他更加豁达。
- 9、为了不被卷入权力斗争,他毅然决然避唐。
- 10、他们选择避唐,是为了追寻一片宁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