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窠体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fù kē tǐ
发音:
词性:[]
覆窠体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覆窠体指诗文作品刻意模仿古人的风格形式,缺乏创新。
网络解释
覆窠体是一种古代文体,通常指模仿前人作品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多见于古诗词创作中。
含义及本意
覆窠体的本意是指仿效前人作品,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创作手法。
出处
清·叶燮《原诗》:“继彼无穷,辗转下陋,覆窠体也。”
用法
多用来批评某些诗文作品缺乏独创性。
覆窠体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覆窠体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覆窠体造句,覆窠体相关的造句
- 1、这篇论文只是覆窠体,没有任何新的观点。
- 2、老师要求我们在创作中避免覆窠体,强调原创性。
- 3、他的诗歌虽谈不上覆窠体,但创新性仍然不足。
- 4、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覆窠体的作品,而应关注原创。
- 5、评论家批评这位作家的新作属于覆窠体,没有突破。
- 6、很多诗人因受前辈影响,作品常陷入覆窠体的窠臼。
- 7、古代文人有时也会陷入覆窠体的创作困境。
- 8、读者期望看到更多原创内容,而不是覆窠体。
- 9、虽然这篇文章写得工整,但属于覆窠体,缺乏新意。
- 10、艺术创作应避免覆窠体,注重个人风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