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糇粮是什么意思?guǒ hóu liáng_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 - 2025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裹糇粮

裹糇粮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guǒ hóu liáng

发音:裹糇粮的发音

词性:

裹糇粮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用布或其他材料包裹的干粮,指在旅途中方便携带的食物。

网络解释

裹糇粮是古代出行或作战时携带的干粮,用以作为长途跋涉或军事行动中的口粮。

含义及本意

指用布、纸等材料包好的干粮,能长期保存,用于长途旅行或军事行动中补充体力。

出处

《水浒传》第九回:“若过一日,便教一人去报信,把裹糇粮并船行百里,便同保义同去。”

用法

名词,指的是包裹的干粮,一般用于古代文学作品或描述古代战争、旅行时食品的携带情况。

裹糇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干粮军粮

反义词


裹糇粮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裹糇粮造句,裹糇粮相关的造句

  • 1、在古代,出远门前,人们常会准备好裹糇粮以备不时之需。
  • 2、士兵们带上裹糇粮,准备进行长途行军。
  • 3、他从背包里拿出裹糇粮,给大家分发。
  • 4、旅行者们携带着裹糇粮,走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
  • 5、裹糇粮是古代行军打仗时必备的口粮之一。
  • 6、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探险队队员们拿出了事先准备的裹糇粮。
  • 7、在荒无人烟的旅途上,裹糇粮成了唯一的食物来源。
  • 8、古代的商队行走在茫茫沙漠中,每个人的包袱里都装着裹糇粮。
  • 9、他端坐在篝火旁,慢慢享用着从家里带来的裹糇粮。
  • 10、这次远征持续了数月,士兵们已经习惯了吃裹糇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