糨糊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jiàng hù
发音:
词性:[]
糨糊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一种粘稠的液体,用于粘贴纸张或其他物体,主要由面粉或淀粉和水混合后煮成。
网络解释
多用于手工制作、装修等领域,起到粘贴的作用。也用于比喻语言、内容口齿不清、难以理解。
含义及本意
一种粘性较强的液体,通常用于粘贴纸张。
出处
汉代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以糨糊泥瓦,无坚不合。”
用法
多用于纸张和装饰材料的粘贴,偶尔比喻某些不清晰或难理解的事物。
糨糊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糨糊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糨糊造句,糨糊相关的造句
- 1、他用糨糊把海报贴在墙上。
- 2、这些糨糊非常结实,贴好了就难以撕掉。
- 3、手工课上我们使用糨糊制作了一些工艺品。
- 4、糨糊打翻了,地板变得很粘。
- 5、糨糊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只需要面粉和水。
- 6、他的讲话像糨糊一样糊里糊涂。
- 7、装修工人用糨糊将壁纸贴得很牢固。
- 8、孩子们喜欢用糨糊进行手工制作。
- 9、这本书的封面是用糨糊粘好的,很牢固。
- 10、在艺术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糨糊裱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