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jiǎ wǔ zhàn zhēng
发音:
词性:[]
甲午战争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1894年至1895年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清朝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告终。
网络解释
甲午战争是日本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扩充其影响力而与清朝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日本获胜,清朝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含义及本意
甲午战争反映了清朝晚期的腐败与落后,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外国侵略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走向衰落。
出处
《清实录》、《甲午战争》
用法
用以指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事件。
甲午战争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甲午战争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甲午战争造句,甲午战争相关的造句
- 1、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被迫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 2、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国力迅速提升,而清朝则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 3、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是决定性的一战,清军损失惨重。
- 4、甲午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掀起一次次的自强运动。
- 5、许多历史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 6、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军事落后。
- 7、甲午战争期间,爱国志士们纷纷投身救国运动。
- 8、甲午战争过去了百多年,但它的教训依然值得我们反思。
- 9、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 10、甲午战争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