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是什么意思?fú bǐ_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 - 2025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伏笔

伏笔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fú bǐ

发音:伏笔的发音

词性:

伏笔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一种表达方式,指在文章或叙述中,先行预示和铺垫后文将要出现的事情或情节。

网络解释

在文艺作品中,当作者在早期段落埋下某些信息,提示读者或观众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情节,这些信息在后来往往会有关键性的作用。

含义及本意

旨在为后来的情节或事件做铺垫或暗示,使故事发展更具层次,前后连贯。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卷:“谁想当时那虽是寓言,却伏着本年真实的笔意。”

用法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作名词;多用于描述写作技巧。

伏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伏笔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伏笔造句,伏笔相关的造句

  • 1、作家在开篇的简单描写中已经埋下了伏笔。
  • 2、这部小说中的许多伏笔,到最后都收束得非常精彩。
  • 3、电影中的一个小细节,实际上是对结局的伏笔。
  • 4、伏笔设置巧妙,给故事增加了许多悬念。
  • 5、通过巧妙的伏笔,观众能够对角色的发展产生期待。
  • 6、作者善于摆设伏笔,让读者在后文中不断惊喜。
  • 7、他的讲述不动声色,却处处埋下伏笔。
  • 8、这些伏笔最后揭开的时刻让人感到震撼。
  • 9、作者在前几章已经为整个故事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 10、电视剧首集的那本书,其实是整个故事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