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是什么意思?èr shí sì jié_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 - 2025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二十四节

二十四节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èr shí sì jié

发音:二十四节的发音

词性:

二十四节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标示一年中气候、物候、农事情状变化的重要节点。

网络解释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经验积累中形成的,用以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时间标准。

含义及本意

指二十四个示意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时序的时间段,包括立春、雨水、惊蛰等。

出处

《史记·律书》:“定气以为节,顺气以养生。”

用法

常用于描述气候变化、季节交替,在农业、文学、文化等方面多有应用。

二十四节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二十四节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二十四节造句,二十四节相关的造句

  • 1、农民们根据二十四节来安排种植和收获。
  • 2、二十四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3、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 4、惊蛰是二十四节中一个重要的农事节点。
  • 5、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还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 6、每一个二十四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
  • 7、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二十四节常常被用来描写季节变化。
  • 8、公众们在二十四节气中进行适当的饮食和养生。
  • 9、二十四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显示了自然界的循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