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节是什么意思?fú jié_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 - 2025汉语词典

伏节的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及成语和造句.

汉语词典:伏节

伏节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fú jié

发音:伏节的发音

词性:[]

伏节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伏节,指在国家或宗族有变故时,忠义之人忠实地保守节操,甘愿以死殉之。

网络解释

伏节表现出一种崇高的忠义精神,突显出个体在困难或危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含义及本意

伏节原意为忠诚地保守节操,在面对国家或家族的动荡时,义无反顾地持守自己的忠诚。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先时,夫人伏伏节死义继之者多矣。”

用法

多用于形容古代忠臣良将为了国家或主人的利益,坚守自己的节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伏节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反义词


伏节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伏节造句,伏节相关的造句

  • 1、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伏节死义,令人敬佩。
  • 2、古代许多忠臣良将都以伏节报国的精神名垂青史。
  • 3、每当面临巨大的考验,他都能伏节自持,不为所动。
  • 4、在家族受到威胁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伏节殉身。
  • 5、他的伏节精神彰显出了无比的忠诚和义气。
  • 6、即使面对强敌压境,他依然坚持伏节死拒,不愿屈服。
  • 7、历史上有许多伏节成仁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后人。
  • 8、忠臣伏节,为了坚持正义,愿意舍生赴难。
  • 9、我们应以那些伏节尚隐的英烈为榜样,坚定自己的信念。
  • 10、他以伏节的姿态面对重重压力,最终赢得了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