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是什么意思?fú jī_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 - 2025汉语词典

伏击的拼音、读音、意思、近反义词及成语和造句.

汉语词典:伏击

伏击的拼音、读音、及发音

拼音:fú jī

发音:伏击的发音

词性:[]

伏击的意思、解释、含义、本意、出处和用法

词典解释

指在敌方行进过程中,突然袭击敌人,或埋伏起来候敌人到来而进行突袭的军事行动。

网络解释

通常指在敌方或目标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伏藏起来并进行突然攻击或袭击的行为。

含义及本意

潜藏起来等待敌人到来,然后突然进行攻击。通常用于战争或战斗场景中。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赵数挑,以入赵军,常伏击赵,赵军败诸此。”

用法

常用于军事术语,表示一种策略性攻击手段。

伏击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对照

近义词

伏藏

反义词


伏击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相关词语


用伏击造句,伏击相关的造句

  • 1、敌人毫无防备地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
  • 2、他们在这里进行伏击,阻击了敌军的前进。
  • 3、我们在树林中伏击,成功打击了敌人的后援部队。
  • 4、在险要之地设置伏击,往往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
  • 5、截杀任务需要进行准确的情报分析和有效的伏击安排。
  • 6、经过精心策划的伏击行动往往能事半功倍。
  • 7、战场上的伏击战术要求高超的隐蔽和突然性。
  • 8、小队成员在夜色中隐蔽前进,准备伏击敌人。
  • 9、他策划了一场完美的伏击,歼灭了敌人的指挥部。
  • 10、通过设置伏击,我们成功地截断了敌方的补给线。